近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中汽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部委领导及京津冀、上海、广东、郑州、河北5个示范城市群地方政府领导及有关单位负责同志,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等300多位嘉宾现场参会,共同探讨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研发挑战与产业化态势、应用场景和市场机遇。
未势能源董事长张天羽受邀出席大会主论坛,并发表《加速氢能商业化进程 迎接氢经济时代》主旨演讲,以国际视野分享未势能源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方面的实践路径与思考。
氢能,是能源转型与碳中和“必选项”
基于国家新能源目标发展规划,张天羽分析了风电、光伏发展与传统工业转型面临的挑战。
他认为,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我国的风、光发展成果远超国家规划预期目标,预计十四五期间,风电、光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绿电发电比例大幅提升,2025年将成为主力电源。
同时,气候问题已经成为未来全球市场竞争环境、国际经贸规则的重要前提,欧盟“碳关税”、欧洲“碳交易市场”等政策的启动施行,将让中国传统行业出口进一步面临“合规成本增高、产品海外竞争力减弱”局面。
在此背景下,“绿色转型”必将成为下阶段我国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重点,而氢能作为长时储能代表,是保障电力电量时空平衡、资源配置优化的关键手段和重要资源,氢能将成为绿色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的“必选项”,催生新的相互依存模式,重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和贸易体系。
“示范政策”高位推动,加快构建自主可控产业体系
张天羽表示,当前在五部委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政策推动下,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良性发展的内循环生态已基本形成,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燃料电池产业链“量质齐升”,而得益于国产化加速和终端应用规模上升,产品成本快速下降,国内供应链体系建设和合格供应商数量不断提升,燃料电池产品国产化率超过95%,但当前产业发展仍然面临“氢价高、氢站少、商业化”三方面挑战,当然也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遇。
他指出,在氢价方面,南北方用氢价格存在较大差异,尤其绿氢成本较高,希望能够加快绿氢发展,通过示范运行降低电解槽成本,推动绿氢成本的降低,进而全面转向清洁氢。
在加氢站方面,当前国内加氢站以35MPa为主,补能效率慢、建设成本偏高,且70MPa加氢站短期内难以实现商业化。未来的加氢主要以35MPa大流量和液氢加氢站两种路径为主,在加注效率和投资成本方面更具优势和经济性,将是未来商用车商业化应用最优加氢适配方案。
另外,从全生命周期成本考虑,短期补贴政策下,氢能商用车全生命周期TCO可持续优于电动商用车车型,需要持续保持产品成本下降速度快于补贴下降速度,来与混合动力、纯电动等其他零碳技术路线相竞争,预计2027年我们将迎来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商业化时代。
以自主创新推动降本增效,共建氢能发展生态链
张天羽表示,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未势能源一直致力于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双碳”演化路径,自研布局早有准备,且初期实践成果已逐步呈现。
现阶段,为进一步推动产业链降本,未势能源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攻关氢能关键技术,围绕已经掌握的氢燃料电池、储氢及核心部件关键技术,在国内已率先实现并具备整套“氢动力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与规模化生产能力,包括:电堆、膜电极、储氢瓶、氢用阀门等,大幅降低了市场应用成本,推动氢能关键技术与装备产品国产化进程。
同时,在示范应用方面,未势能源重点在北方氢源丰富地区,通过产业生态构建,布局疏港运输、短驳重载、中长途高速、物流运输等中重载、中远途应用场景,帮助钢铁、焦化等能耗高、排放大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清洁运输,提升环保治理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加速绿色转型。目前,经过两年示范运营,已总结出以“氢价便宜”、“环保转型”、“重载运输”三个要点作为商业化核心机遇条件。
另外,未势能源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与产业链优势,与上下游伙伴、国内外优质企业,积极开展氢能产业链、氢能前瞻技术与应用研究及氢能项目合作,通过解决应用关键难题、强化产业链闭环,探索氢能产业发展多元化应用路径,共推氢能应用向深、向实发展,助推氢能交通从“示范化运营”向“商业化应用”加速迈进。
演讲最后,张天羽表示:发展氢能是“能源、环境、经济”三重社会发展逻辑下全球不同国家的发展共识与必然选择。未来,未势能源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充分发挥氢能产业技术、资源优势,愿意与更多的行业合作伙伴携手同行,共同助力氢能产业与交通、工业、建筑、储能等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持续推动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